新能源,新風口!
發布時間:2022-05-18
7月23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已經上報國務院,下一步將加快發布。
辛國斌特意強調,下一步會同相關部門大力推進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政策,鼓勵企業根據使用場景研發換電模式車型。并將在北京、海南等地開展試點進行推廣。
股幫App「股幫研究院」在7月24日《盤前十大精選》中重點解讀了該事件,并表示換電模式不僅增加了電池的需求量,而且也有利于國產電動車發展,相關產業將受益。
事件二:蔚來規劃成立與換電相關的電池資產管理公司,寧德時代打算入股。
7月24日,有媒體報道稱,蔚來汽車正在規劃成立一個電池資產管理公司,推動車電分離,并在此基礎上推出BaaS(Battery as a Service,電池即服務)產品。
目前,這一電池資產公司正在尋求融資,其中寧德時代已明確表達了投資意向。
事件三:北汽與國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打算率先試點車電分離。
7月27日,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未來,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和北汽新能源將持續在換電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并率先試點車電分離,力爭在2021年6月底前,全面合作建設100座換電站,服務全國不少于10000臺換電車輛。
換電是指更換電池技術,是新能源汽車充電的另一種模式,相比充電樁充電而言,換電具有充電快、成本低等優點。
換電,其實就是更換電池技術,顧名思義就是為電動汽車更換其中的動力電池。
換電和充電樁充電是目前新能源車的主要兩種充電方式,其中主流方式是充電樁充電。
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建設充電站3.8萬座,各類充電樁130萬個,而換電站只有449座。
在一個專業的換電站內,只需要3-5分鐘的時間就能為一輛電動汽車更換上一副全新的、滿電的電池,從進站到出站,全程不過10分鐘左右,完全足以媲美燃油車加油速度。
一方面車電分離,降低購車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峰谷電價差降低充電成本。
2019年6月起,工信部陸續出臺政策鼓勵車電分離,換電模式開始得到重視。
2020年4月,四部委下發新能源車補貼政策,30萬以上的電動車取消補貼,但是通知強調,為鼓勵“換電”商業模式的發展,對換電模式的車輛補貼不受車價限制。
也就是說,補貼政策特別“照顧”了換電模式。
2020年5月,政府工作報告將“建設充電樁”擴展為“增加充電樁、換電站等設施”。
2020年7月8日,工信部召開座談會推廣換電模式,了解換電的困難和問題(行業標準不一,建造成本過高)。
7月23日的座談會上,在提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時,工信部副部長重點強調了換電模式。
股幫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是綱領性的文件,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的延續,將決定未來15年新能源車政策重點支持的方向。
在這個關鍵的節點上,換電模式被提倡并鼓勵,未來相關的配套政策也會跟進。
如果換電模式的電池沒有統一標準的規格,將直接加大車企的投入成本,減少車企采用換電模式的意愿,間接加大了消費者的負擔。
因此政策要解決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完善底層設計、統一行業標準。
目前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聯合中國電力企業標準化中心,已經就換電標準發布了26項國家標準,18項行業標準。
股幫認為,有關換電電池標準化的相關政策將加速落地。
第二,給予換電車型更高的積分。
股幫App「獨家研報」在6月28日《【雙積分】為電動車黃金十年,保駕護航!》中分析,未來電動車將由雙積分來提供提供補貼,雙積分對車企引導力很強。
股幫認為,政策層面鼓勵車企制造換電模式的車型,較大的可能是提高換電車型的積分,積分的提高會促使各大車企主動自發的使用換電車型。
第三,在公用車領域(出租車、公交車)提高換電比例。
電動公用車是最早開始使用換電模式的領域,2008年起,我國就已經開始在純電動客車領域開展換電模式的示范應用。
在公用車領域,政府可以直接投入,可以更直接更方便地驗證換電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公用車領域將成為電動車下一階段的重要分支,政策在公用領域推行換電模式將更好切入。
【關于我們】:
懷才當遇人力資源集團,是一家以大數據技術為驅動的數字化人才產業運營服務商,立足華中,服務全國。旗下擁有懷才當遇、仕道金略、懷才云、靈工云、技教云五大品牌,主營業務為企業管理咨詢、高端人才尋訪、職業教育培訓、人力外包派遣、靈活用工等服務。
如需了解更多可撥打咨詢熱線: 400-666-4846
![1652837779291841.jpg [副本]仕道金略客戶開發海報1.jpg](/uploads/allimg/220518/09410I1b-0.jpg)